布凡特攻略库将带大家认识恒大网上售房app,并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告诉大家,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减轻一些烦恼。
这是庸人自扰。恒大目前的售房策略是回笼资金,因为中央政策不准房企有过大的负债率和资金紧张度,盘子大不怕事的。
恒大集团为何这么有钱,理由有下:
1.恒大集团是以民生地产为基础,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为两翼,新能源汽车为龙头的世界500强企业集团。目前,恒大总资产2.3万亿,年销售规模超8000亿,累计纳税超3000亿,慈善公益捐款超185亿,员工14万人,每年解决就业330多万人,在世界500强排名第152位。恒大地产在中国280多个城市拥有870多个项目,与全球860多家知名企业战略合作,实施精品战略,打造高品质、高性价比产品,开创行业“全精装修交楼”“无理由退房”“网上销售”先河,让600多万业主实现宜居梦想。拥有地产、足球、汽车、大健康、文化旅游等热点板块,能不有钱吗?归根到底,恒大集团还是趁了房地产崛起的东风。
2.恒大集团发福利并不能说明什么。尤其以恒大地产而言,全国一线的房企福利政策搜非常好,但是销售压力也是难以想象的。目前疫情形势下更是很艰难,从年初恒大搞得一系列云卖房的促销手段就可见一二。好的福利政策可以刺激销售、招揽人才,树立一个家大业大的形象。另外,恒大的福利政策恰恰反映出了大企业面对低迷市场环境的强有力应对能力。作为一个具有千亿级市值的集团,恒大的发展战略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稳中求进,是非常难得的。而在当前疫情影响下,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日子都是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恒大既然这个时候可以推出一系列的福利政策,从侧面也体现了它雄厚的财力。
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
文 / 袁一泓
据媒体报道,苏宁已与恒大全面达成合作协议,上万套恒大房源即将登陆苏宁推客进行销售。
表面看来,这是抢在“双十一”之前的一个营销动作。背后则是双方战略合作的进一步展开,更是楼市整理期房企抢占渠道的表现。
苏宁与恒大的交叉合作,是比较深入的。2017年11月6日恒大公告,苏宁电器集团之全资子公司南京润恒将向恒大地产战略投资200亿元,恒大地产增资扩股完成后,南京润恒将持有其4.70%的股份。2018年6月25日苏宁易购公告,全资子公司苏宁商管与恒大地产集团设立深圳市恒宁商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亿元,苏宁持有合资公司49%股权,恒大持有51%股权。
双方的互补性比较强。成立合资公司后就传出了恒大将在苏宁平台售房的消息。恒大的商业地产板块,进驻苏宁易购云店、红孩子母婴店、苏宁超市等。同时,苏宁小店、苏宁快递、苏宁智慧物业,也将进驻恒大旗下的民生地产板块。
如果恒大房源能在苏宁平台进行销售,既是双方合作落地后的扩展,也是水到渠成的事。苏宁的线上和线下加起来,流量是比较大的。关键是,这是一种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模式,对于卖房这样面向C端的业务,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就今年“双十一”这个节点而言,可以看作是一个营销动作。“双十一”已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的例行“狂欢节”,房企借势营销无可厚非。并且,商品房货值大,若有成交,电商平台由此可以获得较为可观的流量增加值。
值得指出的是,当前楼市处于整理期,既考验房企的产品能力,也考验房企的营销能力。而渠道是营销能力的重要内容。据业内人士介绍,有的渠道费已涨到10%了。而借助电商平台尤其是合作方的平台,渠道费等成本是低微的。
电商卖房,并非新鲜事。多年前,各大商业网站就有此项业务,而且是其房产频道最重要的营收来源之一。那时,商业网站的电商业务对于房企项目认购前的蓄客,还是起了不少的作用。不过,这项业务近几年已经衰落。
当然,彼电商非此电商。真正的电商平台,也有售房业务。比如京东就成立了专门的售房部门。不过,成效如何未对外公布。
包括京东、苏宁在内的电商平台售房,是否比之前的商业网站电商业务,更具优势,尚难断定。我个人分析,有一点会有进步,那就是客户大数据的挖掘能力。京东、苏宁主要是直营,理论上有着更精准的客户画像,如果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做到精准的一对一推介,或许能够取得一定的成交率,且成本低廉。
难点在于,商品房是极高的商品,电商平台的销售工具再智能化,也无法完全替代面对面的沟通。否则,提前开展此项业务的电商平台,早已收获满满并大力推广。
我个人认为,电商卖房,房企还是要拿出诚意来。相比于早年商业网站以蓄客为主的“电商业务”,现在的电商平台卖房,意在促成真正的成交,那就要给购房者让利。房企和电商平台不妨仔细测算一下,把节省下来的成本,一次性让给消费者,吸引他们下单。
此前我已呼吁,房企不要只盯着哪个城市调控放松限购之类,而应将精力放在销售尤其是有回款的销售上来。该打折促销的打折促销。当然,以恒大为代表的一批房企,已经发动了促销行动,而且在9月份以及国庆期间,取得了不菲的业绩。如果将这些让利促销的举措放到电商平台来,效果也不会差。反之,倘若电商卖房只是一种单纯的营销行为,购房者会不会买单,是存疑的。
房企有渠道,购房者有实惠,这样的电商卖房,才更受欢迎。试水者若成功,相信跟随者会多起来。